
2022年同煤一中招生简章
同煤一中简介
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校(同煤一中)创建于1950年10月,198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示范高中。
同煤一中是一所市内领先、省内一流的优质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异,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学校坚持德法治校、文化立校、管理兴校、质量强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和谐校园、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优秀单位、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示范高中、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平安健康校园等各级各类荣誉百余项次。
同煤一中办学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特色化、多样化办学,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实现更高的理想目标创造优良条件,今年,我校仍将在高一年级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特设奥赛课程班2个,理科实验班2个,文科实验班1个。
奥赛课程班,坚持基础课程和奥赛课程同步,坚持校内教学与校外培训结合,突出立体化培养,实现个性化目标。
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构建特色化课程方案,实施独立化管理体系,适应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学生学科优势,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卓越发展。
提前批次录取的100名学生编为2个奥赛课程班,且入校后根据个人意愿,可任意选择奥赛课程班、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且根据阶段性个人学业状况,可在以上三类班级中随时调整选择。
中考成绩前300名学生,学生报到后,根据中考成绩、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成绩和学生的意愿,择优编为2个理科实验班。2个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根据每学期的学业状况和品德评价实际流动管理。
其它统招、定向的学生,根据个人意愿,按照中考成绩排序,选拔50名学生编为文科实验班。
同煤一中办学规模
截止到2022年,据资料显示,学校现有位于校北街高中部与初中部,占地面积共8392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5个,其中高中54个,初中41个,在校学生约5200人。
同煤一中师资力量
同煤一中现有专职教师44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36人,一级教师184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25人,有市级教学标兵、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108人,有50人次获得国家,全煤系统和省级模范教师称号。
同煤一中硬件条件
学校建有教学楼4座、办公楼、学生公寓各2座,建有餐厅、图书楼、科教实验楼、艺术中心、体育馆各1座,建有400米标准环型塑胶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运动场所齐全、运动器械充足。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完善,建有网络中心、2个网络教室、2个语言实验室、2个电子阅览室、2个通用技术实验室、5个多功能报告厅,教师人人配备电脑,班班实现多媒体教学,图书馆实施微机管理。在建高中部综合实验楼1座,在建初中部新校区。
同煤一中办学历史
1950年4月,同煤一中的前身,大同矿区职工子弟学校由华北煤矿管理局创办,校址在四老沟,分高工和初职(普通初中)两部。首任校长由大同矿务局长徐志远兼任。
1951年11月,学校迁往新平旺。1953年夏,高工分出,另建校舍,改名为“大同煤矿工业学校”(后来演变为大同煤矿学校、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与其它三校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初职改名为“大同煤矿职工子弟初级中学校”。1958年,大同煤矿职工子弟初级中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生。1962年学校改名为“大同煤矿第一中学”。
1969年,大同煤矿第一中学与大同矿务局机关小学、工程处小学合并,改称“大同煤矿一校”。1971年,三校分开。1973年,大同矿务局统一所属学校名称,学校正式定名为大同矿务局第一中学校。
1981年2月,大同矿务局第一中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列入首批山西省重点中学名单。
2000年,大同矿务局改制成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同矿务局第一中学校随之更名为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一中学校。
2007年12月1日,根据2005年大同市人民政府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移交企业自办中小学协议书》,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一中学校等5所中学自此交由大同市教育局管理。校名后来改为“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