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航行时总是艰难而无奈。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没有实力的人无法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对于身为学生的学生来说,选择好好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成绩不好也可以上职业学校。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提供了登封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的内容,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专业、招生要求等信息,希望能对想要报考该校的同学有所帮助。
登封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信息
建校日期:1956
院校类型:中专学校
所在地域:河南 郑州
学校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观星街
学校排名:全国7977,本省排名:265。
登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南麓的告成镇,与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相对,与中国古观星台毗邻。其前身是登封四中,创办于1956年,1992年登封市委、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迁建,1993年经省教委批复成立登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于1996年、2000年两度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1年确定为河南省十所一流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和河南省重点装备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8128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26668平方米,在省高招中心建有旅游专业实习基地。学校布局合理,设计典雅,环境幽雅,是学生成才的理想殿堂。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参观学校时曾高度评价:“说她是现代学府、现代书院、现代天文院、现代科技院都毫不逊色。”
登封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开设
学校融职业中专、普通中专、“3+2”、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开设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旅游与饭店服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汽车驾驶与维修、音乐、美术、幼儿管理、建筑等专业。其中旅游与饭店服务管理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为郑州市重点专业点。
登封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现有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42人,专任教师12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中级职称教师45人,初级职称教师57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8人,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1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登封市科技拔尖人才2人。
登封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各专业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专业层次 | 招生人数 |
航空服务 | 中专专业 | 97 |
运动训练 | 中专专业 | 53 |
焊接技术应用 | 中专专业 | 46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中专专业 | 49 |
中餐烹饪 | 中专专业 | 87 |
美术绘画 | 中专专业 | 47 |
音乐 | 中专专业 | 57 |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 中专专业 | 43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中专专业 | 48 |
会计电算化 | 中专专业 | 33 |
机电技术应用 | 中专专业 | 38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中专专业 | 52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中专专业 | 39 |
计算机应用 | 中专专业 | 38 |
录取规则:
1、学院按“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考生。
2、外语语种不限,进校后公共外语统一学英语。
3、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4、体检要求: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5、加降分要求:对于符合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分和降分条件且报考我院的进档考生,按加分或降分后的总成绩降序排列,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6、录取顺序:依照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试院)所公布的最低录取控制线及投档原则,相应遵循“顺序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进行录取。采取“顺序志愿投档”时,按志愿优先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按志愿顺序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时,按成绩优先原则择优录取进档考生。
7、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专业安排按志愿优先的办法进行确定,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于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优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若第一志愿满额,则在其所报第二专业志愿未满的情况下,安排至该专业,以此类推。考生所填报志愿都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按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报名时间春季:3月8日—5月20日秋季8月12日—10月30日到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报名,也可以登录学校网址进行网上报名、录取。
报名方式:需持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来校招办报名。
收费标准
1.凡报读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均全免学费;“3+2”大专后两年在高校就读,按高校标准收费。
2.20%的新生,经审定将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全员享受国助金。
3.未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可全部由学校安排实习和就业。
助学政策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校的奖励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学生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可充分激励优秀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