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初一政治第三单元《学会交往》复习卷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4-25 00:53:49

  七年级政治第三单元《学会交往》复习卷  1、 为什么要报答养育之恩? P47  答: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②.父母给我们衣食

  七年级政治第三单元《学会交往》复习卷

  1、 为什么要报答养育之恩? P47

  答: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②.父母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④.我们应该把孝敬父母化为实际行动。

  2、怎样报答养育之恩?P48

  答:①.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②.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 ③.真诚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3、化解爱的冲突的小锦囊有什么?(或怎样化解爱的冲突?)P48

  化解冲突,需要让父母了解自己,同样自己也要理解父母。理解的途径是沟通。

  ①、多与父母谈心、沟通。 ②、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难处。

  4、老师对我们的成长进步有何影响?P56

  答:①.老师是文化只是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②.老师是我们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③.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

  ④.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⑤.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收益终生。

  5、新型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P57

  答:新型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 P57-58

  答:①、尊重、理解老师。 ②、积极协助配合老师工作。 ③、.主动与老师沟通。

  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⑤、体谅和宽容老师工作的过失。

  7.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或问作用)有什么?P63

  答:(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2)交往的能力对于现代人越来越重要了。(3)从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获得知识、友谊、信任和肯定。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8、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前提?P64

  答:①.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②.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③.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

  9、礼貌的内涵是什么? P64

  答: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美德的表现形式,是文明的体现。

  10、为什么说礼貌是交往的名片。P64

  ①.礼貌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②.礼貌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③.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11.交往的艺术有哪些?(或者问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交往?)

  (1)交往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思考和实践。

  (2)交往的前提是尊重。

  (3)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

  (4)与人交往,还需要一把识别善恶的标尺。

  巩固联系

  1.下列对家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家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的保障 B.家是人生的港湾

  C.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 D.家是对我们自由的约束

  2.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奉献对父母的爱应该做到

  ①敬重和爱戴父母,理解和关心父母 ②听父母的话,一切顺从父母的安排 ③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忧 ④乐于付出感情,乐于赞赏父母,让父母精神愉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要在生活上帮助父母 ②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

  ③孝敬父母要在精神上支持父母 ④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情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家庭生活中,要化解父母与子女间“爱”的冲突。下列有关子女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理解父母,换位思考 B.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

  C.和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 D.遇事主动和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好建议

  5.进入七年级,小明有了新苦恼:“父母常常和我唠叨,真烦!我只好一回家就砰地关上自己的房门。”请你告诉他,要与父母有效沟通,就必须注意( )

本文标题:初一政治第三单元《学会交往》复习卷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4633.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