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蒙古民族与汉民族的人口比例、生活习性,能分析忽必烈的一系列政策。
3、通过对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物的学习,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态度;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责任感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
① 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交通发达 C.对外开放 D.国家统一
3、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度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4、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女真族 C 满族 D 回族
5、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6、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的名称是 ( )
A 流求 B 琉球 C 夷州 D 澎湖
7、"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句话是谁说的( )
A 唐太宗 B 元世祖 C 宋太宗 D 宋神宗
8、.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 D.岭北
9、从根本 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10、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
A.辽阳省 B.岭北省 C.吉林省 D.黑龙江省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 引自《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2、问答题
忽必烈改制实行和伟大意义?
三、课堂延伸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流放蒙古→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
1.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2.蒙古政权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他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3.成吉思汗为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进行的战争性质及影响。
4.你能评价成吉思汗么?
2、挑战一百零一
忽必烈大力 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引起不少蒙古贵族的非议,曾有宗室质问他:“我朝旧的传统制度与汉法不同,你现在久居汉地,建都立城,各种制度全部采用汉法,是出自什么动机呢?”他们认为改变蒙古人的传统制度和生活习俗,采用被征服民族的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就是对成吉思汗的背叛,就不配做蒙古国的君主。
请你代忽必烈写一篇短文,做出合理的解释。
3、历史游戏:「江山如此多灾」
各位读者是否做好了准备的功夫呢?预备好,一、二、三,测试开始......
(一)元代统治的背景
南宋末年,蒙古人攻打汉,究竟鹿死谁手,我们先看看以下三个回合的实力大测试:
测试一 :人口
蒙古人: 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