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学习与探究之二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清明上河图》了
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学习与探究之二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2、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观察与分析探究能力。
3、体会历史信 息的传递有多种载体合方式,培养信息转换能力,通过图象获取有效信息,感知历史,并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出来。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 《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 《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二、课堂回顾
1、火眼金睛
仔细观察上图,看看你能从中获取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请将你观察到的历史信息,逐一列举出来。
触类旁通
下面一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 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盛 的 原因?
2、当时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 江汉平原
3、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期商业衰败原因?
2、问答题
观察与思考:宋朝城市的新特点
任务:请对比唐都长安和北宋首都东京的城市布局图,参考《清明上河图》,探寻宋朝城市的新特点。看看谁找得多,谁找的准确。现在就开始吧!
三、课堂延伸
1、缺失的女性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00余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艺术家 和赞助人的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传统。你能猜出有什么样的传统么?为什么出现的女性与小孩在一起?有没有单身外出女性?为什么?
2、穿越时空——现代人对《清明上河图》审视
《清明上河图》恐怕算得上中国传统绘画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了,但它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影响之深以前是不曾有所体会的。直到今年年初参观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看着偌大的展厅中唯有此幅作品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的人群环绕上博二层一周后又顺扶手电梯延伸至了三楼时,我才开始真正惊讶于它之于中国民众的魅力。此外, 本幅画卷之前还配有专门的警卫人员维持秩序,提醒观众不要过久滞留。
本文标题:初一年级历史清明上河图测试题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6317.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