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第十二课 在现代化进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 (1)使学生知道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
第十二课 在现代化进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
(1)使学生知道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城市化的现代化进展和成就。
2、能力: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专题分析、区域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观察生活和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技能。
3、情感:
(1)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成 就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献身 祖国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法、分析比较法
【案例1 走向现代化的农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板书设计】
§1走向现代化的 农业
一、中国的农业回顾
二、现代化的农业
特征1、农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
2、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生活的变化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农业发展展望
【 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 )略。
(新课教授)通过一段有关农业生产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基本特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农业的基本类型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人类正是通过农业等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资源发生关系。
(联系)回忆前面学过的有关农业的知识点。再联系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要首先强调农业是根本。
(学生活动)略。
(看一看)结合书本的“读与思”展开。
(学生讨论分析)略。
得出结论:农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思考)我们该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呢?在以往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已经有了哪些成功的经验?以后我们该怎么办?结合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美国和印度的情况,同学门来看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叙述)世界先进国家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要是我国成为世界先进农业大国,就必须努力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科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还有就是提高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拓展延伸题目)农业的区位选择,就是 综合考虑多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获得生态系统的最佳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区位因素特点三江平原青藏高原
地形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地势高峻
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气候寒冷、热量不足
土壤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黑钙土)山地草场广布
农业的区位选择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业,主要种植小麦。粗放的放牧业,主要放牧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等
【案例2 欣欣向荣的工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国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特征
中国工业区域的布局
【板书设计】
§2 工业
一、工业概述
二、工业现代化的三个重要特征
1、制造业规 模扩大和水平提高
2、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3、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
四、中国工业发展前景
【案例描述】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回顾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情况。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的“读与思”展开。
思考:新老“四大件”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什么变化?
(读图)工业有哪些部 门?
( 生答)略。
(问)最重要的是什么部门?
——制造业
本文标题:初一年级历史在现代化进程中测试题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6658.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