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 )
①奖励耕战 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③建立县制 ④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
A.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B.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
C.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
D.战争过于频繁
二、材料分析(20分)
1.历史诊所(10分)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贝贝: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 !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贝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 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皮皮: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还是个体农耕?
贝贝:我知道!是千耦其耘呗。
皮皮: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贝贝:是夏朝吧?
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贝贝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在答案卷上写出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
对贝贝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4分)
2.字行天下(10分)
请填出答案(甲骨文知多少)
你能从上列商朝文字中看出当时施行过的刑罚么?
三、问答题(20分)
1.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教导处写一份建议书。 (100字左右)
2. 针锋相对——编写辩论词。(100字左右)
代表儒、法、道的不同方,开展辩论,急需辩论词,请你帮忙。
[探索训练(C)]
一、金字塔园地
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蔬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次为原则进行分封。
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请填写完整
二、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探究
制作材料代表性生产工具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
铁
填上表后,分析:
①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
②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耕作叫做“ ”,铁制工具和 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耕作么?
③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么?
④如何调动奴隶的积极性呢?
奴隶主开始改变剥削方式为 承租人对小部分收入支配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⑤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 , 。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 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 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在称为奴隶,而叫 ,那些开明的奴隶就成了新兴 ,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小导游:
联系世界古代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湮废,写一段历久不衰,永葆青春都江堰的导游词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调研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开卷考试。
题型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相应的序号下。)
春秋时期的鲁国初税亩和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2.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4.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5.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
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C、商鞅变法时 D、秦始皇统治时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7 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普遍推广 C.水利的大量兴修 D. 荒地的不断开垦
8 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9 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
A.兴办“私学 B.“温故而知新” C.“仁”的学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这些变法的最大作用和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后果是(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1.造成变法局面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
A.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
B.铁制工具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
C.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
D.社会环境优越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请根据有关叙述回答12-13题。
12.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的理解是( )
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
B.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
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
13.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大国不断兼并小国。为了生存,各国在人才问题上采取几乎相同的态度是( )
A.把人才当作食客,收养起来 B.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启用人才
C.大胆使用来自他国的人才,进行社会改革
D.将来自他国的人才赶出国门
1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 )
A.各诸侯国普遍实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土地制度已从根本上改变
15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是 ( )
①种植粟②能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挖掘水井⑤发明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⑤
1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