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5-20 00:26:49

  初一历史  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检测一下吧!祝大家好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初一历史

  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检测一下吧!祝大家好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是  (  )

  A.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

  2.“民以为食为天。”我国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3.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

  A.秦 B.夏 C.宋 D.唐

  4.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5.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明明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  )

  A.恩赐 B.王位世袭 C.禅让 D.大一统

  6.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

  A.鲧 B.禹 C.启 D.舜

  7.“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8.商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是 (  )

  A.青铜业 B.龟甲、兽骨 C.竹简 D.丝帛

  9.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

  A.传说时代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10.在原始社会,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并带有血缘关系的生活集体是 ( )

  A.原始人群 B.远古人类 C.氏族聚落 D.国家

  11.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2.请你完成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春秋 ②西周 ③夏 ④商 ⑤战国

  A.③④①②⑤ B.③④①⑤②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②⑤①

  13.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  )

  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

  14.“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最能体现课文中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 ( )

  A.朝秦暮楚 B.纵横捭阖 C.远交近攻 D.退避三舍

  15.请动脑子算算,公元前20世纪比公元前15世纪 (  )

  A.早500年 B.晚500年 C.早5000年 D.晚5000年

  16.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各国的变法改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

  1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8.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20.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21.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 )

  A.九鼎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立人像

  22.图中的数学等式左边的人毫无人身自由,他们的价值等于右边的一匹马加一束丝,你知道这反映了谁的悲惨生活 (  )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8021.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