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数学试讲有理数的减法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1-12 14:18:57
《有理数的减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像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听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食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情境设置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温度计并提问:最高气温是零上3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今天的温差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引入今天的新课:有理数的减法。 环节二:新课讲授 师:老师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示在温度计上了,那么哪位同学来说说,温差是多少呢? 生1:利用了之前学习的数轴的思想,3到0是3个单位长度,0到-3也是3个单位长度,所以3到-3一共是6个单位长度,所以温差是6摄氏度。 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我们要计算3-(-3)就是求一个与-3相加得3的数,因为6+(-3)=3,所以3-(-3)=6。 将3换成0,寻找规律得到: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 继续计算并讨论:9-8,9+(-8);15-7,15+(-7)。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为:a-b=a+(-b)。 环节三:巩固提升 1.PPT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代表到黑板上完成。 (1)-3-(-5) (2)0-7 (3)7.2-(-4.8) 2.思考: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符号是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请同学们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生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生2:较小的数也可以减较大的数。 教师补充:注意相反数的求法和计算结果的符号。 环节五:作业设计 1.必做题:第23页的练习题。 2.选做题:ppt上的题目(加减混合运算)。 五、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3-(-3)=6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题: 3 + 3 =6 a-b=a+(-b) 0-(-3)=3 0+3 =3
来源:本篇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请尽快与小编联系,谢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