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4-01-03 16:30:42

天津中专招生网为您带来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的详细解读。近日,天津市教育部门发布了中考指标生降分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指标

天津中专招生网为您带来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的详细解读。近日,天津市教育部门发布了中考指标生降分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指标生给予20分的降分优惠。这一政策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应试压力,促进教育公平。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解读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细则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帮助您全面了解并把握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指标生是什么?指标生指标根据哪些考试成绩评选?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天津中考指标生政策

政策全称为“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政策”,以区域内初中学校初三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到本区县的初中学校。按指标生志愿填报要求填报志愿,可被志愿校降20分录取。

指标生名额如何分配

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生分配名额,以各学校九年级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按比例将优质高中招收指标生分配计划分配到全区每一所学校。

按照目前的政策,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50%将用于指标生计划。

至于每一所初中能得到多少名额,要看这所初中的毕业人数占全区招生人数的比例。

所以要想知道孩子的学校有多少指标生名额可以这样计算: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哪些学校参加指标生分配

全市各区共有52所优质高中,指标生同学选择自己本区高中,作为对应的优质高中。这52所高中,全部是区重点高中,虽没有市五所,但是也不乏二十中学、四中、一中滨海、南开生态城这样的热门高中。值得家长同学们争取和了解一下。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指标生申请条件


指标生政策是一项区内的升学优待政策,全市的全部初中校(包括民办校)都能得到本区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所以原则上,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都有机会享受指标生优待。但是,还有以下这些要求:

(一)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含蓝印户口);

(二)学生在学籍所在校就读三年(不可中途转学);

(三)市级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生物)两个科目中,至少有一科达到“良好”,另一科目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

(四)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达到2A和3B的学生(其中道德素养应为A)。

学校分配规则

除以上基本条件外,初中校对符合上述资格的学生,一般以平时学习成绩为依据落实分配工作。虽然每所初中指标生的确定方式不同,但基本都是从初三上学期期末考,初三结课考,中考一模,中考二模等比较重要的考试中,将其中几次考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权重进行计算后排名。部分学校还会参考市级、区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加权平均成绩排名越靠前的孩子,越能优先选择自己的“优质高中指标学校”,成为该校指标生。

比如2022年南开区某学校参考: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比如2022年河北区某学校参考:


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比如2020年和平区某学校参考:

九上期末/结课考试/一模成绩(3:3:4)

但是请注意,参考成绩部分由学校制定,同一个区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建议家长咨询本校老师。

指标生志愿填报规定

填报方法:凡取得指标生资格的考生须将定向推荐的优质高中填写在本批次志愿栏的首位,即视为使用指标生资格。

同时,取得指标生资格的考生也可兼报其他学校志愿,其参加其他学校录取与未取得指标生资格的考生实行同一录取办法。对于取得指标生资格并按指标生志愿填报要求将志愿填写在志愿表指定位置的考生,在该学校录取时享受降20分录取的政策。

如果放弃使用:不将定向推荐的优质高中填写在本批次志愿栏的首位,即视为放弃使用指标生资格。对其他学校志愿的录取,没有任何影响。

同时,根据政策规定,录取优待政策无法叠加使用。如果孩子既有指标生资格,又有特长生资格或加分/降分录取优待资格,只能选择其一。

感谢您对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的关注。如果您对该政策或中考相关话题有更多疑问或建议,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与其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让我们携手助力孩子成长,共筑美好未来!


本文标题:天津中考指标生降20分政策详解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33931.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