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升高的家长来说必须要了解的中考录取规则,广西初中升学网详细整理南宁中考录取竞争顺序内容,各位初升高的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做好准备。详细内容如下。
南宁中考录取主要以考生身份分为两大类进行招生——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分别对应南宁户籍考生和外地户籍考生。其中指令性计划又分为指令性非定向和指令性定向,分别对应择校生和地段生。而录取顺序则是指令性非定向→指令性定向→指令性定向空余→指导性。
中考录取第一顺序:指令非定向计划,它其实是指令性计划的一种形式,面向全南宁市户籍的孩子进行招收,包括南宁市户籍的择校生和地段生。这个计划是全市范围内的竞争,不分学校,按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招收,如果考生成绩跟最后一名并列,一并入围。
以2023年中考招生情况为例,23年第一录取批次中指令非定向的计划招生人数是1650人,意味着择校生市排名在前1650名才有机会被二三中录取。而从公示的最低录取成绩来看,录取标准依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因此,对于以示范性高中为目标的学生们,仍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考录取第二录取顺序:指令性定向。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的初中学校都有学生能升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就读,南宁市实施定向生分配制度,将市区内所有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部分招生名额,按地段生接收人数平均分配给各城区承担地段生生源的各学校。
也就是说,第二录取顺序是只有南宁市户籍学生在小学升学时,按照教育局分配的地段学校入学的且初中三年未曾转学的,中考时才能享受定向生的名额。
南宁大部分地段学校会分配到二三中5%和其他示范性高中12%左右的定向名额,在做升学规划时可了解自己校内所在年级的考生人数,再按以上定向名额的分配比例算一下,就能知道每年需要稳定在年级前几名才有机会获得本校的指令性定向名额。同时要特别注意,定向名额有成绩要求:不能低于所报高中定向录取的最低成绩!
中考录取第三顺序:指令性定向空余。在定向推荐的名额中,有可能出现某所公办自治区示范高中定向生名额因参与排序的考生成绩不达标而没有用完,市教育局将剩余指标收回,重新招生,这部分名额就是“定向空余”名额。
既然叫指令定向空余名额,当然是针对未被录取的地段生的补充录取机会,只有地段生才能报名,择校生并不属于地段生范围,因此无法参与指令定向空余名额的报名和录取。
在录取过程中,学校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总之,指导性计划为外地考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考生们需要充分了解录取政策和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
中考录取第四顺序:指导性计划。这个计划主要面向具有南宁市学籍但非南宁市户籍的外地考生,并且这个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是最高的。
以上是“中考政策丨南宁中考录取竞争顺序”的全部内容,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中专中职生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广西中考资讯,敬请关注广西初中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