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成语中与“团结就是力量”含义一致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兄弟同心,其利 断金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4、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七年级(2)班的同学 个个忙开了,有的积极参赛,有的为运动员送茶水,有的写表扬稿,有的到终点搀扶长跑运动员,有的当啦啦队员,这说明
①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非常珍惜个人的荣誉,表现自己
②七年级(2)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③七年级(2)班的同学对自己的班级抱有主人翁责任感
④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愿为集体多做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摇头不算点头算”是中国人的习惯,“点头不算摇头算”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习惯,这主要反映
A.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 B.中国人的习惯更合理
C.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 D.各国文化完全不同
6、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礼仪规则的差异。如西方要求的“女士优先”和中国尊崇的“长者为上”有时会发生矛盾冲突。面对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
A.忽略文化差异,不拘小节 B.以本国的文化习俗为交往准则
C.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D.尽量减少相互交往,避免麻烦
7、印度国父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启示着我们
A.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保护本国文化 B.要有选择地吸收各国文化
C.必须大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 D.要努力保护本国的一切文化
8、下列不能体现中国礼仪的做法是
A.见面打招呼:“你去哪儿?吃饭了吗?” B.在饭桌上劝酒,为客人夹菜
C.接受礼物时先推辞再接受 D.就餐实行AA制
9、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孺和老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不拘小节是优良的传统美德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C.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 人的看法
D.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 ,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
10、某初中生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他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经常贪玩逃学旷课。这个同学
A.正确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只看到受教育是一种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珍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认真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11、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
A.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C.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D.既不是公民的权利,又不是公民的义务
12、小明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由于违反校规被学校长期停课结果未参加中考,也没有取得毕业证书。在这一事件中,学校侵犯了小明的( )
① 受教育的权利 ② 继续深造的权利 ③学完规定年限的权利
④ 完成规定学业,获得相应证书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年制义务教育
A.9 B.10 C.11 D.12